好看手机云在线看最火影视 https://www.shoujiyun.net 说起邓小平,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他杰出国家领导人杰出人的身份。在我们传统的印象里邓老这样的人,应该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高人,却不想实际生活中的邓小平喜欢抽烟,是个”老烟民“,而且还喜欢打桥牌。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邓小平的抽烟和打牌和常人却不一样。 那么到底是个什么不同法呢? 图丨邓小平 抽烟也要懂“进退” 抽烟的人都知道,一个人的烟瘾,会随着抽烟时间的增长而增长。作为“老烟民”的邓小平也不例外,他的烟瘾之大,身边的人都知道。 早年孤身一人在法国求学的邓小平学会了抽烟,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 起初抽烟是为了缓解压力,邓小平自己回忆在法国求学的时光也说:“当时抽烟对我来说就是一种慰藉,香烟能让我心情平静,带给我灵感。” 这句话体现了烟对于邓小平的重要性,在体会到了香烟的妙处之后,邓小平便开始了烟不留手的日子。甚至在与英国总统撒切尔夫人,面谈香港回归问题时,在电视直播的过程中,都能看见坐在沙发中,与撒切尔夫人谈笑风生的邓小平手里,还捏着一根香烟。 图丨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 前面说到邓小平抽烟与常人不同,常人抽烟是烟瘾来了就抽,可是邓小平烟瘾虽然大,却是进退有度。他只会在合适的场合,遇到的是合适的人才会抽烟,就算烟瘾再大涉及重要的人和事时,他也能够放下。 在长征时,红军物资匮乏,甚至连粮食都没有,香烟那是奢侈品。行军路上邓小平的烟瘾犯了,烟瘾这东西平日里有烟抽的时候,还不觉得有什么,可是一旦缺了,却让人心里思念得直痒,似有小猫在心头挠。 心痒难耐的邓小平百般无聊之下,找到了他的“病友"罗荣桓——他的烟瘾也大。二人开始闲聊,交流抽烟的心得,突然邓小平看见了不远处路边的树,那树已经十分老,部分枝叶都已经枯黄,呈现颓败之势。 图丨罗荣桓 邓小平当即就跑到树下,摘下树叶,又从身上摸出一张废纸,再将树叶碾成碎渣后,用废纸包起来。然后,邓小平将卷起来的树叶熟练地点燃,放在嘴边吸了一口后,享受的吐出了一口白雾。然后把纸卷递给了罗荣桓,手往前递了递,眼神示意他也试一下。 一旁的罗荣煌见到他这番举动,起初还有些莫名其妙的不解。当他将卷放在嘴学着邓小平的样子吸了一口后,眼睛立刻就亮了,连连朝着邓小平点头。见到他的反应邓小平哈哈大笑,对着罗荣桓幽默地说着:“抽烟这个事情我在行!我可是移动的香烟制造厂!” 带兵打仗时,邓小平也是烟不离身,每当遇到什么棘手的战事邓小平没有头绪时,他总要来上一口香烟,找找“灵感”。不过这个方法也确实灵,当香烟燃尽,邓小平心中的烦闷好像也被烧完,脑子里就出现了应对的策略。 在抗战时期,如果所在地方的香烟供应断了,他就退而求其次地抽旱烟。甚至有时还去找毛主席要烟。 图丨毛主席 新中国成立了,邓小平的烟瘾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和他同时期的老一辈革命家们提起邓小平的,几乎都会提到他烟瘾大的特点。 甚至在与别的国家代表见面时,在得知对方代表团里有人也酷爱香烟时,会主动与对方谈起与香烟有关的话题。 1974年,邓小平会见了美国的议员曼斯菲尔德,曼斯菲尔德对邓小平的烟瘾程度早有耳闻。在初次会面之时,就当着邓小平的面拿出了他的烟斗,对着邓小平开玩笑似地说道:“您不介意的话,我就当着您的面开始抽了!” 邓小平见他这副模样也未觉得对方失礼,反而幽默地回道:“没想到还能遇到和我一样爱吸烟的外国知己!您请便。” 图丨见面 邓小平虽然喜欢吸烟,可是却十分注意场合,尊重他人。 198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华,邓小平本人亲自接待了她。为了招待好这位远道而来的英国君主,我国外交接待人员特地提前了解过,伊丽莎白二世的喜好。 当得知这位君主不喜欢烟味时,曾有人向邓小平建议,要不换一位不抽烟的领导人来接见,因为他们都知道邓小平的烟瘾之重。 邓小平果断地拒绝了,还表示接见伊丽莎白二世事关重大,必须由他亲自去,让她感受到我们中国对她十足的重视。 见面谈话时,邓小平一改往日烟不离手的形象,那次会议长达四五个小时,如果按照平时来说,邓小平起码要抽三根烟以上。可是那天硬是没有找陪同人员要一根烟,甚至当同行的人员主动递过来时,他还拒绝了。 图丨邓小平 伊丽莎白二世对邓小平的烟瘾也早有耳闻。那天会谈结束,伊丽莎白发现邓小平没有吸烟还觉得十分诧异,回国后还特地写来信件,感谢邓小平无微不至的照待。 并且特地提到了抽烟一事:“非常谢谢你们的招待,还有为了我们做出的迁就,但愿那么久你只抽一支烟没有太难受!期待与您的下次会面。” 1988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办。作为主席的邓小平,在投完票之后就坐回了主席台上,习惯性的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了烟,麻利的点燃了烟。 图丨邓小平 一套动作行云流水,不知道做过多少次。正当邓小平打算美美地抽一口烟,享受这片刻悠闲时刻的时候,一张纸条打断了他“请主席不要在大会上抽烟!” 这是会上的代表写给他的,当时吸烟有害健康的倡议,刚刚在世界范围内发出,多数人都已经有吸烟有害健康的意识。邓小平作为主席,公然在这样正式的场合抽烟很不合时宜。 邓小平看完了纸条没有多说,只是摸摸脑袋,立马就将还未来得及的烟熄灭。此后,邓小平再也没有在正式的场合抽过一支烟。 图丨邓小平 忠实的桥牌爱好者 除了抽烟,邓小平还是个货真价实的“牌迷” 桥牌是一项高级的扑克游戏,由于其难度比较大,在以前算是一项比较小众的娱乐活动。建国以后,因为人们的生活水平渐渐提高,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发展兴趣爱好。桥牌也渐渐推广开来,到现在已经成为了风靡全球的一项娱乐活动。邓小平可是真正的桥牌“资深玩家” 新中国成立以前,全国上下会打桥牌的人并不多。桥牌的传播范围仅限于那些高级知识分子中,如大医生、记者、工程师等。 多数的革命党人学会桥牌,都是为了地下情报的传递工作作掩护。邓小平也在其列,据说邓小平是在1952年,担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时学会的。后来就爱上了这项既能活跃思维也能放松心情的娱乐活动。 图丨打牌 按理来说,人们打牌都喜欢和自己熟悉的人打牌,顾名思义就是打牌都有固定的牌友。但是邓小平工作繁忙,虽然热爱桥牌,但休息的时间少之又少。 每逢休息,很难顺顺利利的凑齐老牌友来陪同打牌。所以他往往是逮到一个会的就喊过来一起,能凑成一桌,就开始,从来都没有固定的牌友。 一般人打牌就是个乐趣,从来都不会有太多的追求。可是邓小平不是,他要做就做到最好。跟他打过桥牌的人都知道,去邓小平家里打牌有两个必须遵守的规定。 图丨邓小平 不论出身,不论输赢 邓小平喊人打牌,从来都只看重那人的技术,不会在意与他同桌的打牌人是何身份。邓小平打桥牌的爱好被一些“有心人”知道后,便有人想要在这方面投机取巧。 但邓小平的反应让他们大失所望,牌场上的邓小平对所有人都是一视同仁的。据邓小平的鲜有的固定牌友蔡公期回忆,第一次受邀去邓小平家的场景,当时的他在邓小平的牌友中是官位最低的。 初次接到邀请的蔡公期有一些受宠若惊,他没想到邓小平还会邀请他打牌。到达邓小平家的路上他都有些紧张,在想等会见到邓小平应该作何反应。 然而当他到邓小平家门口时,却没想到邓小平已经亲自等候他多时。吃饭时还特地跟他介绍,今日因为他的到来特地多做了一道菜。 图丨乐在其中 在邓小平的热情款待下,蔡公期也渐渐将紧张的情绪抛之脑后,开始全身心地投入桥牌。前几次受邀去邓家打牌时,邓小平总是派专车来接送蔡公期。面对如此大的阵仗蔡公期是十分不习惯的,后来他提出了自己骑自行车前去,邓小平也欣然。 在一次又一次与邓小平的接触中,蔡公期也明白了,邓小平根本不会在意前去赴约打牌的人是乘坐什么工具前去。他往往都是一等到人齐就开始,从不会多过问一句无关的事情。 “跟小平打牌是一件让人舒服的事情”,邓小平的牌友们都这样反馈过与他打牌的感受。因为邓小平找牌友的标准就是:认真打牌、心无旁骛。 图丨心无旁骛 桥牌作为一项竞技性很高的运动,常常需要四个人分成两个阵营,两人一队做对抗。常言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可是对于一般人来说,很难做到这样豁达开朗的态度去面对输赢。 可是邓小平却可以,对待牌场上的输赢,他从来都不会放在心里去计较。牌局结束,牌场上的对手,就变成了场下喝茶闲谈的老友。 记得一次打牌聂卫平、万里、诸寿加上一个邓小平凑成了一桌牌。邓小平和牌技较好的聂卫平一队,另外牌技稍逊色的两人则组成了一队。邓小平的牌技在当时的桥牌圈子里,都是出了名的好,这下可苦了万里、诸寿两人。 图丨打牌 邓小平牌场上也是出了名的无情,加之技术又好,队友聂卫平也给力,对手二人根本招架不住,从开局就没赢过,打着打着脸就绿了。 后来还是聂卫平看不下去了,看二人惨败的模样不忍心,偷偷地给他们“放水”二人这才找到机会扳回一城。聂卫平以为自己做得很隐秘,可是实际上邓小平对他的“恻隐之心”早已洞察,对他偶尔的“小动作”也是看破不说破。 散场后,几人在闲谈喝茶之余,邓小平似是无意地对着聂卫平说着:“卫平啊——你可是又‘刷新’了世界纪录了啊!”几人都是聪明人,一下子就反应过来,纷纷哈哈大笑。场面和谐又欢乐。 图丨快乐 不谈工作,分清场合 除了打牌不看出身,不讲求输赢之外,跟邓小平打牌还有一个必须遵守的规定,那就是:打牌的时候务必要专心致志,绝对不许谈工作,一定要分的清楚工作和娱乐的场合。 上面提到的蔡公期,曾有一次在匆匆忙忙结束工作后,赶来邓小平家里赴约打牌。因为有些仓促就在路上耽误了一会,晚到了片刻。 接他进门时,邓小平随口问了他一句为什么来晚了,他立马就将刚刚处理公务的事情脱口而出,“您也知道的吗?最近教师们住房紧张的问题很突出,我一直想着要从拨款下来的经费里省出一些来,但是一直没找到可以省出的部分。” 蔡公期的工作虽然处理完毕,可是思绪还没有完完全全的被拉回来,加上当时那个问题已经困扰了他实在太久。一时竟然忘记了与邓小平打牌的规矩,一下子将公务脱口而出。 图丨邓小平 邓小平听完他的话,未立刻给出意见,见他还有继续之意,连忙开口止住了蔡公期的话头:“如今等待我们处理的事情很多,只能慢慢来。”然后话头一转,“来,大家都等你很久了,我们开始吧。”巧妙地避开了公务。 事后,蔡公期反应过来了,顿觉懊悔不已,自己竟然“违规”了。邓小平的妻子卓琳也特地找到他,对他进行了一番宽慰后,再次叮嘱到以后与邓小平打牌,不要再谈及与公务有关的话题,因为邓小平这个人什么都分的很清楚,对于公私有其。 他打牌就是图一个身心放松,若是还提那些工作,就真的没有半点“喘息”的时间了。后来邓小平的牌友们就默契地达成了一个共识,只要是与邓小平打牌就全身心投入,绝不多谈半点与娱乐没有关系的话题。 图丨邓小平 结语 邓小平做任何事情都很认真,包括打牌都做到了极致。他的桥牌技术除了一众牌友称赞之外,就连“桥牌女皇”杨小燕“都对他的技术赞不绝口。 面对政事邓小平一丝不苟,总是站在国家建设的最前线。而生活中他也是拥有自己的特有的爱好,并且像对待工作一样认真地学习。实在是一位严谨又不乏可爱的人!这样的他值得每一个人的尊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