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丹白癜风医院 在11月15日波兰境内发生爆炸事件后,欧洲的政治局势变得愈发紧张了起来。乌克兰指责这场爆炸是俄罗斯的蓄意袭击,甚至还声称其掌握证据,俄方则毫不示弱,在这一事件上坚持认为俄军没有轰炸波兰的可能。 对于俄方的表态,波兰、美国等西方国家都没有把矛盾对准普京身上,而是认为有可能是乌军的防空导弹误炸到了波兰边境,潜移默化的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陷害”俄罗斯的指控驳回了。 既然乌克兰这次行动没有成功,那么为了拉北约集团下水对抗俄罗斯,乌克兰很有可能继续用其他方法激起北约与俄罗斯的直接对抗。值此局势紧张之际,与波兰相距不远的芬兰倒是开了个“新话题”,专门提到了欧洲对中国的技术依赖。 根据国内媒体“观察者网”报道,11月17日,芬兰总理桑娜·马林在公开场合声称:“欧洲各国目前在技术上‘过度依赖中国’,这是个不好的信号,我们应该警惕这种依赖。” 之后,马林还认为,欧洲应当加大对人工智能、光刻机、电子芯片等新前沿技术领域的投资研发,避免在未来继续出现一些过于依赖俄罗斯能源,从而导致欧洲能源短缺这种类型的危机,也就是说,马林担心欧洲会在不远的将来继续在经济问题上重蹈覆辙。 对于她的言论,一些网民批评她实在是有一些杞人忧天、想得太远了。但是就从欧洲自身经济实力来看,马林的担忧其实是正确的。欧洲如果能够在能源生产与经济发展方面实现一定程度的“技术解放”,那么欧洲就会成为科技以上的“乌托邦地区”,而不用在传统能源,比如石油、天然气上极度依赖于周边国家或地区。 可是问题在于,在实现深化改革,产业转变的道路上,欧洲现在不具备一个稳定、统一、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马林所认为的技术过度“依赖”于中国,恰恰是因为中国政府在产业改革方面有着强大的内部驱动力与优秀的创新能力。 所以中国的产业升级成功才会让欧洲自认为他们在技术上依赖中国,唯有欧洲在核心技术方面超越中国后,他们才会认为中欧合作并不是一种所谓单方面的“依赖”。 与马林表达态度相反的是,有越来越多欧洲的有识之士认为,在技术上与中国深度合作本身就是需要虚心学习,吸取中国先进经验的过程。 如果让一些反华分子叫嚣的“中欧贸易脱钩”成功,那么欧洲经济不仅会一塌糊涂,而且欧洲学习中国技术的过程也将被人为打断,这对于欧洲经济的复兴来说并不是好事(同样的,他们也反高度认同中国政府提倡的双赢策略)。 比如欧盟贸易专员瓦尔季斯·东布罗夫斯基斯就直言不讳的表示:“与中国展开对抗,甚至提出‘贸易脱钩’都不应当是欧盟企业的选项,包括芬兰在内的欧盟国家都应该以务实,而非‘天真’的态度与中国打交道。 而且之前才访问过中国的德国总理朔尔茨,也多次强调过与中国“脱钩”不仅不切实际,而是还是完全错误的道路,从长远考虑,德国必然要与中国展开深度贸易合作。 所以从芬兰总理马林的一段话里,我们感受到了老欧洲国家对于捍卫“欧洲中心论”的最后一丝倔强,同时也发现欧洲已经在经济、科技领域无法与中国脱钩了。实际上,不仅中欧如此,美国也不敢随随便便就和中国经济进行脱钩。 要知道,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实业经济体,美国的实业经济虽然强大,但主要建立在其美元石油霸权的金融经济体上。言下之意,美国的民用工业产能在现阶段与中国相比都有一些差距,不过,在高新科技领域与高精尖工业生产领域,美国还是有很多超越了中国的地方。 正因如此,中国一直在弥补自己的短板,在高精尖领域进行着与美国的马拉松比赛。美国为了巩固自身霸权,也在相关领域不断设限,试图用卡脖子的形式遏制中国的迅猛发展。 综合来说,现在的欧洲国家如果想在能源上摆脱对美国与俄罗斯的依赖,那就应该学习中国的道路,在欧盟框架内实现高效的产业改革与发展。 当然,前提是看欧洲国家有没有这样的魄力,将产业改革这项事业不屈不挠的做下去了。就目前来看,美国肯定会从中作梗的,所以欧洲的未来究竟怎么发展,还有待继续观察下去。 ![]() |